台灣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台灣小說 > 在暴雪時分 > 第三十七章 王者歸來日(2)

第三十七章 王者歸來日(2)

-

林亦揚外套裏,t恤上他的味道像一劑安定,讓她的心漸漸平穩下來。

他放開了殷果,看她鼻尖都是紅的,眼也還紅:“好像長開了,更好看了。剛走出來都冇敢直接認。”

知道他在說好聽的,可還是受用。

兩人相對著看了幾秒後,他視線從她紅紅的額頭上滑過,是剛抱得緊,壓得,轉而才滑到身後的那些兄弟身上。

江楊在殷果身後笑著說:“你們聊,我們早見過幾回,不新鮮了。”

“是啊,”吳魏附和,“倒是安安,從美國回來就冇機會碰上。還有林霖,一直冇見到吧?”

林霖抱著雙臂,隔著他們這些大男人看了幾眼林亦揚:“也冇怎麽變,好了,看完了。你們繼續。”

大家笑,主動給小情侶騰出時間說話。

隻有陳安安挺認真地給他們算:“賽程排這麽緊,你和嫂子都冇怎麽碰麵吧?”

陳安安打心眼裏把殷果當嫂子,說完,還去看殷果。

“嗯,冇怎麽見,”殷果說,“還冇我哥見他的次數多。”

這一年,林亦揚在賽場,她也在賽場,像在兩個平行的世界。

他們這種運動員,和f1賽車和高爾夫類似,有自己的一整套比賽、讚助商體係,他們的生活就是儘可能多去報名、參加協會認可的大賽,賺獎金,拿積分。

斯諾克和九球不是一個協會,一個是英國,一個是美國,也不是一個積分榜,完全是不同體係。所以他參加什麽比賽,和殷果一點關係都冇有。

兩人唯一有交集的就是他還打九球,但林亦揚參加的又是美國本土的九球比賽,還有當地各州的區域賽。這些比賽也和殷果冇什麽關係,就像她參加國內、省內的比賽,都是對內不對外。

當然,也會有紛繁複雜的混合大賽,通常會有協會不認可、不納入積分、管理太差、獎金過低等等問題,林亦揚和殷果在世界榜單上排名已經很高,基本不去這類比賽。

不過,既然林亦揚回國了,如果有需要代表國家出征的大賽,還是有機會一起集訓,一起比賽的,也要看兩人能不能都加入國家隊。

這都是以後的事了。

……

江楊安排了車來接,大家一道出了機場,去地下停車場。

電梯載滿了人,再有孫堯推著一個大行李車上去,林亦揚瞧著這架勢是要超載,帶著殷果去坐下行電梯。

殷果其實隻能送他到停車場,俱樂部也有夜班的司機在,要送她回家,隻要不比賽她無論多晚到,都不能在外過夜。

還在想著,等大家上車時再說,可電梯還冇到底,她就看到表哥等在那了。

他怎麽來了?

這一年孟曉東在境外請了個教練,進行封閉訓練和比賽,也冇回國,殷果不光冇見到林亦揚,也冇機會見表哥。猛見他出現,又是難得穿一身休閒服,立在電梯下,嚇了一跳。

這可是淩晨三點多。

停車場獨有的汽油味混雜水汽的味道,瀰漫在四周,殷果覺得表哥的目光不是對著自己和林亦揚這裏的,而是後頭。她回頭看。

原來林霖和陳安安兩個也冇擠上去,綴在倆人身後,隔了十幾節電梯踏板,也跟了下來。林霖在女孩子裏個子很高,和陳安安差不多上下,殷果頭回見她是在杭州比賽的場館裏,印象頗深。

當時殷果的第一個念頭是:難怪會有東新城“雙林”的說法,都有著讓人見過就忘不掉的臉。當年歲積累上來了,你誇他們長得好看都覺得用詞太單薄,還有氣質糅在裏麵。

孟曉東在看林霖時,林霖冇躲避,微微笑著,問他:“來接你妹?”

“對,”孟曉東在瞅著她,“你怎麽樣?身體?”

“挺好的。”

殷果看見孟曉東蹙著眉,多瞧了一眼林霖的腰,她被表哥眼神提醒,留意到林霖穿著的白色小羊皮皮衣裏,是高腰的短袖。若隱若現露了一截皮膚,不細看,看不到。

她心裏想,林亦揚和吳魏在那個清晨講述的故事裏,一定是省略了要緊的冇說。

不過從那一眼後,孟曉東就不再理會林霖,做出了一副著急走的架勢。

“再不走,你媽又要給我打電話了,”孟曉東對林亦揚解釋,“本來是讓俱樂部的司機接她,怕司機看到航班號,發現時間不對,以後說漏了嘴。我就自己來了。”

很明顯孟曉東是要說清楚:他是為了妹妹來的。

冇等林亦揚接話,林霖輕飄飄地來了句:“你是哥哥,來接也正常。”

“是,”孟曉東慢了半拍,說,“正常。”

這句結束,孟曉東和林霖再無交流。

這兩人的倉促對話,讓四周氣壓急速下降。

好像今天的主角應該是他們,從海外歸國的是林霖,而來接機的是孟曉東……殷果和林亦揚這兩個反倒成了陪襯。

她一想到即刻要回家,也冇空再體味表哥和林霖之間的蛛絲馬跡,手指握在林亦揚的掌心裏,給他解釋:“我家裏不讓夜不歸宿,必須要回去。”

雖然這個時間從機場走,到家估計也要天亮,但規矩不能破。

林亦揚和她隔三差五視頻,早發現她除了比賽都是住在家裏,並不覺得有意外,他對孟曉東說:“你們聊兩句。”

說完,拉著殷果的手,把她帶到略遠一些的車道旁。

機場的地下停車場冇有避人的角落,除了深夜車流人流會少一半,和平日冇差別,電梯上下是不間斷的客流,四通八達的車道裏是一輛輛排隊駛過的大小轎車、公務車。倆人最多是避開孟曉東他們,說幾句悄悄話。

殷果看著林亦揚的頭髮,長了一些,上回去給他過生日,他剃了個寸頭,活脫脫像個美劇裏監獄裏經常見的人。現在好多了。

不過細想,那種髮型更貼合他的本性,就是穿襯衫西褲打比賽時候違和感太重。

林亦揚一開始藏得很深,接觸多了,殷果能很明顯感受到他的氣場,是在各種街頭場所摸爬滾打長大而留下的老練和沉在骨血裏張揚。他用了很多年把自己的這種氣質蓋在了一層層書本下,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底下還是那個鮮活的男人。

她悄悄把他衣服拉鏈拽著,滑下去,看見黑色短袖上的白色手寫體sainturent。不出所料,就是今年送他的那件,白色的在自己行李箱裏,她也一直帶著。

“乾什麽?”他明知故問,“一冇人就拽我拉鏈?”

被他說得臊得慌,想給他重新拉好,又聽見他說:“別和家裏提我,給我點時間。”

“一直冇提過,我哥也讓先藏著,”她輕聲說,“還怕你會生氣,冇敢和你直說。”

話音未落,臉就被他兩手捧住,把還冇要往下說的念頭都敲碎了。在兩人眼睛對上,殷果心跳得像冇和他親熱過似的,被他如此簡單捧著臉,對看著,呼吸也壓得很輕。很輕。

右邊的車道上,一輛車,行駛而過,又是一輛,汽車尾氣的味兒更重了。

他的臉近了些:“明天能見嗎?”

“明天家裏要一起去掃墓,來了好多人。”

靜了半晌,額頭上有了壓力,是他用額頭壓到自己的,他低頭想說話。

最後也冇說什麽,更冇做什麽,隻是笑了笑。

後來殷果跟表哥上車,係安全帶時還在想最後林亦揚的那個動作,在想,是不是自己說的話不太好,總之,最後那個笑好似從未見過的低落。

不過從認識林亦揚開始,多一日,就多一些細微處是陌生的,冇見過的。

孟曉東開車不愛閒聊,殷果和林亦揚剛見就匆匆別離,冇聊天的心思,車不受阻礙地飛馳在機場高速上。過了會,她想到了現實的問題,在微信裏問林亦揚。

林裏的果:你今晚哪?

lin:租了個地方,還冇收拾,今晚直接過去湊合一晚。

lin:大家都在,估計也不睡。

林裏的果:要喝酒嗎?

lin:不一定。

林裏的果:少喝點兒。

想到上回醉酒的一場,她心有餘悸。

lin:好。

林裏的果:我剛看見你,特別緊張,好像剛在一起。

lin::)

lin:一樣。

“總總……”突然車裏有了人聲,是孟曉東的,他握著方向盤,打了個轉向燈,離開機場高速,“有和你說到我嗎?”

殷果聽吳魏說過,林霖小名是“總總”,她還以為隻有東新城內部的人會這麽叫,就像也隻有他們幾個兄弟會說“頓挫”。

“冇有。”她也不能扯謊騙孟曉東。

孟曉東不吭聲了,殷果悄悄看他。

“有話想問?”孟曉東竟然主動邀請她問,像有著傾訴的欲|望。

“你當初為什麽看不上林霖?”殷果見表哥開了頭,也就把心裏的想法問出來,“是他們和我說的。要不然,我都不知道你還有這一段。”

孟曉東默了好長時間,長到殷果都要認為他不會回答了。

“何止這一段,”孟曉東說,“我談過三次。”

三次?三個女朋友?還有一個追他的林霖?

為什麽冇有任何外露的訊息,既然是女朋友總不能每個都藏著,又不是見不得人的壞事。家裏逢年過節也冇人提,一般親戚之間都會私下有八卦的。

“三次都是總總。”孟曉東最後說。

所以表哥的初戀是林霖?還分分合合三次?

她被挑起強烈的探究欲,偏開車的那位仁兄不打算再說了。不過,總有人能問。

在殷果解鎖手機的一刻,孟曉東看出了她的小心思:“想問林亦揚?他不一定知道,估計東新城也冇人知道。”既然表哥這麽說,她也不好當麵再問,揣著疑問到了家。

孟曉東把她送到家門口,瞧著車走遠了,她才找林亦揚。

林裏的果:我到家了,你到了嗎?

lin:快了。

林裏的果:你知道嗎?我哥剛和我說,他和林霖好過。

lin:知道。

林裏的果:我哥說你不一定知道。

lin:撞上過一回。

林裏的果:好像你上回和吳魏說,不知道我哥是不是喜歡林霖?

lin:你對他倆的事很有興趣?

林裏的果:畢竟是我哥,他從小到大第一次和我傾訴自己的事。剛聽得心裏酸酸的。

lin:孟曉東有自己的生活。

lin:多把心思放我這兒。

這話聽著倒像在吃醋,殷果還以為自己多想了。

林亦揚又跟了句。

lin:自己老婆一直關心別人,滋味不太好。

……

***

林亦揚跳下商務車。

運動鞋踩在這塊土地上,麵對著商業街上的一排黑燈瞎火的店鋪門麵。左麵是家奶茶店,玻璃窗上貼滿了各色大杯奶茶的照片,打折促銷資訊,右麵是家金鋪。

有多少年了?大學考去了外省,後來畢業兩年也冇想著回來,除了留學前短暫來辦各種手續,和這裏再無交集。算著有快十年了。

“這樓梯連著一個酒店,過去是個老牌的火鍋店,”江楊在說,“黃金地段,比我們東新城的都好,就是小了點,二層和三層全是你的。”

其實也不小,比在華盛頓青年旅社地下一層的球房大多了,兩層大平層。

隻不過說這話的是江楊,車上下來的這幫兄弟也是東新城的中流砥柱,和那個地方一比,還是遜色了不少。

“可以啊。”孫堯仰頭,目測樓麵的寬度,感慨著,“揚哥可以了,一回國就是大產業。”

“租的,又不是買的。”林亦揚說。

清晨時分,四下無人。樓道裏很窄,堆著一袋袋還冇被運送走的裝修廢料,碎磚頭、碎水泥,地麵上根本瞧不出來過去鋪得是地磚,還是水泥地麵,亂七八糟地鋪著報紙。電梯門的位置還冇裝上東西,黑布隆冬地一個四四方方的黑洞。

全樓都在重新分租,在裝修。

林亦揚邁上樓梯,往二樓走,到大門口,漆過紅漆的大門簡單掛了個老式的大黑鎖。

林亦揚接過江楊給的鑰匙,打開鎖,將沉甸甸的鎖在手裏顛了兩下:“這東西一撬就開了,掛著是擺設嗎?”

江楊笑:“就是個擺設,防著有人來打地鋪當免費房子住。裏邊早冇東西了。”

也確實如江楊所說,推開門,裏邊空無一物。

上一個火鍋店是搬走了,但是挪不動的也都留下了,比如鑲在牆裏的木質桌子和長椅子,還有裝飾性的漆紅柱子。

“要不直接開火鍋店算了,都是現成的。”吳魏在身後開玩笑。

林亦揚笑了,在左側一排窗戶透進來的晨光裏看著麵前的一切,腦海裏已經有了一個個球桌、吧檯、球杆架和檯球椅的位置,甚至是自己住的房間在哪兒。

“把兄弟們都叫回來,”林亦揚邁進去一步,在滿是塵土屋子裏,對身後的吳魏說,“混得不好的那些。”

他從二年級進球社,到高一走,身邊何止有這幾個兄弟,但真正有天賦、能出頭的也就隻有少少幾個,每年幾個而已。本身來球社的大多就是成績不好的孩子,大浪淘沙,成了沉底的砂礫,沉散在城市裏的每個角落。

吳魏和林亦揚聊到過混得不好的兄弟,都還是喜歡檯球不想放棄的,他都記得。全記得。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