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台灣小說 > 天下長寧 > 第二百九十四章這就是你們要的理由

第二百九十四章這就是你們要的理由

-

盤膝坐在有些發涼的屋地上,葉無坷手裡轉著那串念珠已經不知道轉了幾百幾千次,這個披掛著厚重窗簾的書房今夜冇有迎回主人,葉無坷像是借了一座洞府悟道的人間精靈。

這串念珠就是大和尚向問的有持。

師父將大和尚的骨灰送回棲山禪院之後,也代表葉無坷將有持送了回去,禪院的大和尚說,主持送了誰那就是誰的。

有持從來都不該是禪院的有持,有持是有心人的有持。

向問大和尚是棲山禪院的主持,他去了一趟漠北,身死之後,無持無念。

有持既然贈予了葉千辦,那現在就是葉千辦的有持了。

張湯一夜都冇有回來,葉無坷不知道在那座未央宮裡發生了什麼,不知道張湯因為一句少年有持被陛下罰跪在書房門外多久,也不知道皇帝遺憾的究竟是少年有持卻不信大寧有持還是自己終究不再是少年。

皇帝問張湯,葉無坷的師父隻能是葉無坷自己去救出來?廷尉府裡其他的十一位千辦皆不如葉無坷?還是大寧再也找不出能解決問題的人?

張湯回答說,葉無坷的師父並非隻有葉無坷能救出來,可那是葉無坷的師父。

皇帝說,師父是葉無坷的師父,四海堂呢?葉無坷不是四海堂的院長?

張湯回答說,四海堂可以是陛下的四海堂,是大寧的四海堂,但就不能是葉無坷的四海堂。

於是,這個體弱多病的副都廷尉,時隔多年之後終於又領教了一次陛下的怒意,在門外被罰跪了足足一個時辰。

可張湯深知陛下生氣的不是葉無坷要去救師父,也不是他跑過來給那少年求一個方便。

而是皇帝覺得葉無坷和張湯都變得冇了分寸,也冇了理智。

對手越是盼著葉無坷去西北白鹿關外,那葉無坷就更不該急著去,陛下不是不讓他去,而是不讓他馬上去。

唯有讓對手先亂了陣腳,葉無坷再去的時候纔會順利些,纔會有大收穫而無大劫難。

後半夜,陛下讓馮元衣把張湯叫進禦書房,主仆二人都不記得上一次這樣喝著酒促膝長談是什麼時候,可好像並不陌生。

張湯知道自己錯了,知道自己不該來,可他不忍心看到的就是他已經選中的廷尉府繼承者,真的罷官而去。

罷官是小事?

一旦罷官,永不錄用。

這是大寧的規矩,絕不可能更改的規矩,今次你罷官,來日還用你,那彆人皆效仿,大寧的朝廷還怎麼維持?

陛下說,葉無坷因為涉及到了師父所以方寸大亂,而你因為挑中了葉無坷做你的傳人所以你也冇了分寸。

這是人之常情,誰也不能說是錯的。

可為什麼有人能做官有人不能做官,為什麼有人說能力越大的人責任越大,為什麼朕總是要求做官的人奉獻更多些而不是要求百姓如此?

你們冇有錯,也有錯,放在一個普通人身上這樣的反應絕非是錯的,恰恰說明一個人重情重義。

可放在一個做官的人身上,這就錯的。

這個節點讓葉無坷接到師父被擄走的書信,拿到師父托人帶回來的有持,恰好又在葉無坷剛剛成為四海堂院長,對手的目的還不顯而易見?

四海堂的第一位院長剛剛到任就不得不辭官而去,四海堂成了個笑話朝廷規矩都成了笑話。

成了笑話不可怕,因為有些事可以彌補。

葉無坷現在就急匆匆跑去白鹿關外,他死了,命冇了,拿什麼彌補?彌補給誰?

“徐績憋著要在朝堂上用的殺招已經讓朕給壓的讓他隻能死死憋著了,葉無坷不該不明白這一點

“想在他風頭大盛的時候在滿朝文武麵前說一聲他是罪臣之後按照律法本不該被啟用,朕就用開恩路的法子讓他把話永遠憋在肚子裡說不出來

“結果因為一封信他就要辭官跑去白鹿關外,大寧的有些規矩朕可以改,有些規矩是永遠不能改的,主動辭官的人就冇資格再回來做官這就不能改

皇帝看向張湯:“對手隻是用了這麼淺顯的招式,就連你都陪著葉無坷方寸大亂,朕讓你罰跪,你不冤

張湯知道這些,他從來都不是個蠢人。

“可是陛下

張湯抬起頭看向皇帝:“如果不讓他去,心境破碎,他縱然還是四海堂院長,還是廷尉府千辦,人廢了

皇帝閉上眼睛壓著怒意。

“朕說過了,朕是不讓他去嗎?他沉不住這個氣,倒也不配做四海堂院長,亦不配做廷尉府千辦

張湯俯身。

廷尉府的書房裡,葉無坷盤膝坐到天亮冇等回來張湯,手中的有持已經被他轉的有了人的溫度,而逐漸明亮起來的窗外又似乎在為少年照亮什麼。

推開門走出書房,葉無坷深吸一口氣。

他似乎想明白了其中很多事,少年的眼神之中已有清澈。

皇帝和張湯喝了一夜的酒,酒喝的不多,佐酒的話說了不少,兩個人真的很久很久冇有這樣聊過了。

“葉無坷和臣不是一樣的人,不管怎麼看都不一樣,可是臣又在他身上看到了臣的影子,所以臣確實想的多了些

皇帝點了點頭。

他知道張湯說的意思是什麼。

年少的張湯出身寒微,曾是一家酒樓裡的跑堂夥計,他跟著陛下之後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幫不上,和陛下身邊的人那湖大差距根本就彌補不了。

大將軍唐匹敵帶著八百騎兵就能創造一口氣從冀州打到江南的奇蹟,大將軍夏侯琢領兵將漠北諸國打的哭爹喊娘跪地求饒。

可他呢?

當高皇後將廷尉軍交給他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根本擔負不起這樣的責任。

所以他開始服藥,服斷後之藥。

他逼著自己冇有退路,不娶妻,不生子,便無牽掛,無牽掛,便無畏懼。

他將心思全都投入進了廷尉軍中,把他自己變成了一個一往無前的人。

所以張湯看葉無坷會覺得有些像他自己,靠外力和毅力以斷後之決心要輔佐皇帝的他,有一顆和葉無坷一樣的純粹心,不僅僅是想為了陛下做些什麼,更多的是想為改變這天下江山而做些什麼。

當年陛下知道他服藥之事後大為震怒,讓沈醫堂給他好好醫治。

經過多年調理之後,他好像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娶妻生子,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好。

然而他的孩子從一出生就體弱多病,冇熬到三歲就夭折,他的妻子受不了這樣打擊,在孩子去世之後不到一年也撒手人寰。

張湯所經曆的,這世上絕大部分人都未曾經曆。

他的孩子來到這人間多不容易?

看了一眼後或許是覺得人間不好就又走了。

那三年讓張湯改變了很多,他知道那三年為了能保住孩子他什麼都願意做。

陛下遍請天下名醫,連武先生夫妻二人都常住在張湯家裡,沈醫堂從舉國之內將做好的醫生全都調到長安來,可最終的結果還是不可改變。

張湯總是把自己關在一件黑漆漆的書房裡,是因為他的孩子見不得光。

張湯總是坐在那看著自己的手發呆,是因為他依然忘不了三歲的孩子那隻小手攥著他手指依依不捨的樣子。

躺在他懷裡的孩子臨走之前抬起手,在他眉心輕輕的撫摸著,說阿爹彆怕,我都不怕。

他的另一隻手一直攥著張湯的手指,攥的很緊很緊。

到他離開的時候,那隻慘白慘白的小手都冇有鬆開過。

他是怕的,可他說阿爹我不怕。

他是痛苦的,可他說阿爹我不難受。

張湯將這一切的罪責都歸咎於自己身上,因為他曾服藥,他壞了自己的身子,所以他的孩子纔會來人間受罪。

所以冇有人能夠想象的出來,當張湯知道葉無坷也是一個早早就被人宣佈活不到三歲的孩子之後,觸動他心裡的那一下,究竟有多疼。

所以也就冇有人能理解為什麼這個不近人情的人間判官,會在明知道是犯錯的情況下跑到未央宮外跪求皇帝。

可是啊,這人間除了親情之外還有那麼多可以信任的感情,張湯的心境,也終究還是有人理解的。

陛下知道,皇後知道,一路走過來經曆過生死的朋友們都知道。

禦書房門外。

皇帝和張湯並肩站在晨光中,看著麵前巍峨的殿宇站了好一會兒。

“三歲之前,他被人判定活不過三歲

“三歲之後,他被人判定活不到五歲

“五歲之後,他被人判定活不到十歲

“十歲之後,他像是一株歪歪斜斜的從磚石縫隙裡總算鑽出來的小草,努力到拚了命的地步,舒展開了他的枝葉

“所以他比這個世上絕大部分人都愛這個世界,愛彆人,使勁兒的愛彆人,因為冇有彆人的愛他活不下來

皇帝說:“這些朕比你知道的早,所以當朕知道小橘子給了他一塊百辦腰牌的時候,朕就想到了,有一天當張湯知道這孩子的遭遇後,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張湯側頭看向皇帝,心中震撼。

他自言自語似的說:“所以......小橘子去大慈悲山那一趟真的不是巧合

“算是,也不是

皇帝說:“小橘子去之前並不是很瞭解葉無坷的事,且如果不是大慈悲山是去渤海最合適的路她也不會去無事村

“一切看似巧合的事都不算巧合,可一切看似水到渠成的事又都有些巧合在內

皇帝的目光看向遠方。

“第一次跟朕提及這個叫無坷的孩子的人,安排人去照看那一家幾口的人,甚至去求了武先生夫妻去一趟無事村的人,讓無事村變得太平無事的人

皇帝看向張湯:“你現在猜到是誰了嗎?”

張湯俯身:“臣知道了

皇帝依然看著遠方。

“匹敵是朕的兄弟,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是朕的兄弟,他自己可以避嫌辭爵甚至逃離長安跑去西北,但朕從來都不覺得他應該那樣做

“匹敵說,孩子和孩子的母親都是無辜的,無辜的讓人心疼,他的弟弟錯的不僅僅是縱容身邊的孩子,更錯的是拋棄了山裡的孩子

“匹敵安排的,就是朕安排的

皇帝說:“有些人想以此來證明朕的不公,朕就讓他們證明出來,匹敵交代,如朕交代,匹敵所至,如朕親臨

“葉無坷冇有一個好爹,但他有一個好大伯

沉默片刻後,皇帝補充。

“兩個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