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台灣小說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 第41章 政體

第41章 政體

-

回來的路上突然遇上了火車延期,德國的貪食蛇鐵路網造成的問題出現了,由於這個時代的火車速度比較慢,而且發動機使用的是新研究出來的發動機,這種玩意的戰損率比較高。

不過好在阿爾伯特還是趕在晚餐來臨之前回到了家中,維多利亞還以為這個傢夥在外麵跑了一圈就走丟了。

維多利亞:“親愛的你跑到什麼地方去了,這麼晚纔回來,是不是在外麵遇上什麼事情了。”

阿爾伯特有點尷尬的撓了撓頭,“我剛剛在科堡市區閒逛的時候,看到了火車站,然後我就嘗試去搭了一下,德國的火車居然現在已經在民用領域發展了,我一路搭到了慕尼黑,中途火車發動機拋錨了,花了點時間纔回來。”

維多利亞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阿爾伯特每次看到新玩具就會像一個孩子那樣。

“阿爾伯特哥哥,好久不見。”奧古斯特麵帶笑容的朝他走過來,阿爾伯特立刻迎接了過去。

“奧古斯特……現在應該叫什麼了?德意誌帝國的皇帝,奧古斯特一世?”

“還是彆用這種稱號了吧,什麼一世二世的,我不喜歡這種說法,我的孩子並非是我的延續,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眾人來到了餐桌前就餐,奧古斯特特意選了一個小一號的圓桌,大家靠的很近,透過窗戶還能看見外麵的風景,阿爾伯特親王則是滔滔不絕的在跟維多利亞說著自己在德國的見聞。

中途,阿爾伯特親王問道,“那個鐵路是哪個公司製造的,如果可以的話不知道能不能請他們幫英國也規劃一下類似的鐵路。”

在英國,這種鐵路大部分的都是承包公司製作的,國家可以通過投資來購買該公司的股份,從而形成對鐵路的控製,而德國跟英國不同,這些鐵路是德國建設部規劃建造的,其中所有成本都是由國家承擔。

“這些鐵路都是德國政府投資建造的,其中德國跟萊茵金屬和國家科學院有過合作,如果德國想要再修一條鐵路,隻要這邊給出方案,不用兩天就可以正式開工了。”

“居然是這樣的?居然是政府出錢建設的嗎?但是這樣能回本嗎?我從科堡乘坐到慕尼黑隻花了二歐元,這麼長的距離就這點價格嗎?”

阿爾伯特不敢相信,雖然火車裡麵是有點擠,但是什麼東西都是配備齊全的,要修一公裡的鐵路就需要花個十幾萬歐元,德國全國都鋪上了鐵路網,那這個造價可就是天文數字的了,德國真的掏的出這麼多錢來建造嗎?

“但是阿爾伯特哥哥不是坐了兩次嗎?這兩趟下來就收到了四歐元,而且阿爾伯特哥哥乘坐的是城市到城市的直達火車,所以會收的比較多,如果是在柏林的各個市區也可以乘坐火車,這段距離隻需要兩個二十歐分價值的硬幣就好了,雖然要回本可能需要的時間有點長,但是其他地方的收益也能填補上這部分損失。”

奧古斯特說道,“說到底修建鐵路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收錢,而是為了讓人流動起來,出行的價格降下來了,人們纔會願意出門去消費,從科堡到柏林中間可能需要轉個幾趟火車,但是最終的價格也不會超過十歐元,這個數字是普通家庭也出得起的價格,未來經濟條件好了,可能還會調整價格,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人民,政府的稅收取之於民,最終也要用之於民。”

阿爾伯特笑著說道,“那可真是不容易啊,我覺得英國倒是可以用一下德國模式,說不定這樣會更好一些,英國的起步可比德國高多了,如果可以的話,我都想在英國搞點類似的東西。”

緹娜在背後聽得有些滿頭黑線,英國短時間之內大概率是搞不完這些事情的,因為英國的許多產業實際上英國政府的掌控能力是很有限的,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資源,英國對資源的掌控能力幾乎僅限於英國本土。

海外全成搞錢的地方了,英國並冇能利用起一個龐大的殖民地資源,錢是有很多種搞法的,不是一定要盯著那點稅收的,英國以前的保守黨政府就冇能意識到這點,他們的殖民理念也十分的保守,隻要求維持原樣,不出現太重大的變化。

英國人的生活是變好了,特彆是中產階級富起來了,他們不渴望積極的改革,隻希望能夠保守的做事。

英國使用的體製是議會共和君主立憲製,主要還是議會主導,但是維多利亞也能夠在一定程度控製局勢的走向,但是維多利亞對此並不積極,隻要大方向冇問題,維多利亞就不會進行過多的乾涉。

但是大家在看歐洲人做出決策的速度就太慢了,可能修一個機場就可以拖好幾年,這跟政治體製是有關係的,就跟法律一樣,他們的原則是寧願速度慢,也不能出錯,就算出錯也不能出大錯。

法律執行的速度也是很慢的,因為判的快不代表判的好,歐洲的議會天天吵架,其實也是為了能夠減少出錯的可能性,但經常會出現一兩年就換一屆政府的問題,不過並不會朝令夕改,政策可以延續下來,就是很多時候會遇上政府裝死的情況,人家不是真的死了,而是一堆人在吵怎麼才能解決問題。

隔壁的阿美莉卡使用的是總統共和製,總統以及所屬黨派執掌的國會能夠控製局勢的走向,在事務的執行力度上就會快很多,隻要這邊商量的可行立刻就能拍板,效率是上來了,但是如果總統出現一些比較魔幻的操作,那也會一口氣給所有人都帶進溝裡。

權力較為集中的情況下,出錯就會發生,因為就一群人,一張嘴,說啥就是啥,這種情況下你怎麼保證你的每一個看似正確的決定都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應,而且雖然政治局勢是穩定的,不會突然出現一屆政府乾著乾著就換屆的情況,但朝令夕改就會變成常態。

德國是君主立憲製國家,老實說跟美國挺像的,也經常出錯,但確實效率是很高的,對於德國這種地緣奇差,時刻有著被乾翻風險的國家,你不玩命你根本就玩不過彆人,所以冇辦法慢悠悠的解決問題,必須得快,纔能有一條生路。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